2023年河南省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附解析(4)

B、远离陡峭、破碎、疏松的斜坡:陡峭、破碎和疏松的斜坡更容易发生滑坡。避免接近这些地段可以减少滑坡风险。

D、必须通过滑坡易发区时,选择干燥的季节与气象条件:如果必须经过滑坡易发区,选择干燥的季节和气象条件有助于减少滑坡的风险。在干燥的季节,土壤的稳定性更高,滑坡的可能性较小。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遭遇滑坡,在外出旅游时应注意不在大雨天走进易滑坡地段,远离陡峭、破碎、疏松的斜坡,并尽量选择干燥的季节与气象条件经过滑坡易发区。

55、一个省区一次灾害过程出现如下哪些情况时,国家民政部将启动四级响应?()

A、因实死亡30人以上

B、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0万人以上

C、因灾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

D、因灾受伤200人以上

答案:ABC

解析:国家民政部在灾害响应中采取四级响应的标准是根据灾害情况和灾情严重程度来确定的。根据提供的选项:

A、因实死亡30人以上:如果一次灾害导致的实际死亡人数达到30人以上,国家民政部将启动四级响应。

B、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0万人以上:如果一次灾害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的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国家民政部将启动四级响应。

C、因灾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如果一次灾害导致的倒塌房屋数量达到1万间以上,国家民政部将启动四级响应。

综上所述,国家民政部将在一次灾害出现以上情况时启动四级响应:因实死亡30人以上、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0万人以上、因灾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

56、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五进是指“进企业、进农村、()、()、()”

A、进社区

B、进学校

C、进家庭

D、进机关

答案:ABC

解析:

A、进社区:通过进入社区,向社区居民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他们的灾害意识和应对能力。社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通过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可以更好地传达灾害防范的重要性,提醒居民关注灾害风险,并加强社区的组织和准备工作。

B、进学校:通过进入学校,向师生传授防灾减灾知识,培养他们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场所,通过在学校进行科普宣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灾害的特点和防范措施,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C、进家庭:通过进入家庭,向家庭成员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引导他们制定家庭应急预案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家庭是个人生活的核心单元,家庭成员的安全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家庭的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家庭成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进企业和进机关并不属于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五进工作重点。虽然企业和机关也需要关注灾害防范工作,但在这个科普宣传中,重点放在社区、学校和家庭。

57、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是()

A、洪水

B、干旱

C、地震

D、沙尘暴

答案:ABC

解析:

A、洪水:洪水是由降雨过多、河流水位上涨或堤坝破裂等原因引起的大规模水灾。洪水灾害在我国经常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地势复杂,季风气候影响明显,洪水是其中一种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

B、干旱:干旱是指降水量长期偏少,导致土壤水分严重不足的气候现象。干旱会对农田、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在我国,部分地区常年面临水资源短缺和干旱灾害,尤其在北方的干旱区域。

C、地震: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断裂和震动的现象,通常由地下岩石的应力积累和释放引起。中国位于多个地震带上,地震频繁发生。大地震造成的破坏性巨大,不仅对人员和建筑物造成伤害,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58、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用来扑灭()。

A、可燃液体

B、可燃气体

C、带电物体

D、可燃金属

答案:D

解析:

A、可燃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于扑灭可燃液体。二氧化碳通过降低周围氧气浓度来灭火,有效地扑灭可燃液体火灾。

B、可燃气体:二氧化碳灭火器也可以用于扑灭可燃气体。二氧化碳能够抑制可燃气体与氧气的混合,达到灭火的效果。

C、带电物体: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于扑灭带电物体。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导电,可以安全地用于带电设备和电气火灾的扑灭。

D、可燃金属: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可燃金属。二氧化碳灭火剂在与可燃金属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火势更加剧烈。

综上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用来扑灭可燃金属。因此,选项D,可燃金属,是正确答案。

59、在野外躲避沙尘暴,应该()。

A、躲在高处

B、躲在大树旁

C、躲在低洼处

D、原地不动

答案:C

解析:

A、躲在高处:躲在高处并不适合避免沙尘暴的影响,因为高处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和风沙的冲击,增加受伤的风险。

B、躲在大树旁:躲在大树旁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沙尘暴中的强风可能会导致大树倒塌或树枝折断,增加受伤的风险。

C、躲在低洼处:选择躲在低洼处是比较明智的做法。低洼处可以提供一定的遮蔽,减少风力对身体的影响,并减少风沙的吹袭。

D、原地不动:原地不动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沙尘暴中的风力很强,可能会卷起沙尘使能见度变差,而且还可能有其他危险因素,如沙尘暴引发的强风、闪电等。

综上所述,在野外躲避沙尘暴时,应选择躲在低洼处,以减少风力和风沙的影响。

60、发生火灾时报警应注意什么?()

A、大声呼喊后,无人明白其意图

B、派人跑到很远的消防队报警

C、电话报警,说清位置及火情

D、惊慌失措,讲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答案:C

解析:

A、大声呼喊后,无人明白其意图:在火灾现场大声呼喊可能会引起他人的注意,但无法保证所有人都能理解呼喊的意图,尤其在混乱的环境中。因此,仅仅大声呼喊可能不足以及时报警。

B、派人跑到很远的消防队报警:在发生火灾时,派人跑到很远的消防队报警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火势可能在这段时间内继续蔓延,造成更大的破坏和危险。

C、电话报警,说清位置及火情: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电话报警,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火警电话)并清楚地说明发生火灾的位置和火情。这样能够迅速通知相关救援机构,使其能够尽快赶到事发地点进行扑救。

D、惊慌失措,讲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在紧急情况下,惊慌失措是正常的反应,但重要的是尽量冷静下来,并努力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位置和火情,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准确了解并采取相应行动。

综上所述,在发生火灾时报警,最好的做法是进行电话报警,并清楚地说明位置和火情。

61、在办公室中如何避震()。

A、站在窗边观察外面的情况,再决定如何逃生

B、请示单位领导,以便采取统一的行动

C、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设备

D、原地不动

答案:C

解析:

在办公室中遇到地震时,应该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和设备。以下是解释:

A、站在窗边观察外面的情况,再决定如何逃生:这是不安全的做法。在地震发生时,窗户可能会破碎或者有玻璃碎片飞散,站在窗边观察外面的情况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B、请示单位领导,以便采取统一的行动:在地震发生时,时间非常紧迫,等待请示单位领导会耽误求生的时间。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判断迅速采取适当的行动。

C、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设备:在地震发生时,物品和设备可能会倒下或掉落,造成伤害。因此,应该尽快离开这些物品和设备,寻找安全的位置。

D、原地不动:在地震发生时,原地不动可能会增加受伤的风险,特别是当有物品和设备掉落或结构物受损时。

综上所述,在办公室中遇到地震时,应该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和设备,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62、灾区临时住所的粪便、垃圾,应该()。

A、将其入缸,并喷洒消毒药水

B、将其倒至房屋后面

C、将其抛到附近的积水中

D、不用管理

答案:A

解析:

对于灾区临时住所产生的粪便和垃圾,应该将其入缸,并喷洒消毒药水。以下是解释:

A、将其入缸,并喷洒消毒药水:在灾区临时住所中,为了维护卫生环境和防止疾病传播,应当将粪便和垃圾收集起来,并投放到专门的粪便池或垃圾容器中,然后使用消毒药水进行喷洒,以杀灭病菌和消毒。

B、将其倒至房屋后面:将粪便和垃圾倒在房屋后面是不合适的做法,会导致环境脏乱,并可能引发卫生问题和疾病传播。

C、将其抛到附近的积水中:将粪便和垃圾抛到附近的积水中同样是不合适的做法,会造成水源的污染,加剧疾病传播的风险。

D、不用管理:不对粪便和垃圾进行管理会导致卫生环境恶化,增加疾病传播的可能性。因此,不对其进行管理是不正确的做法。

综上所述,在灾区临时住所中,应该将粪便和垃圾入缸,并喷洒消毒药水,以保持卫生环境和预防疾病传播。

63、救助溺水者,应该()。

A、下水后从正面接触溺水者

B、不论是否会水,都应义不容辞地下水救人

C、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救人方式,不会游泳要在岸上找人、找工具救援

D、立即远离水边

答案:C

解析:

救助溺水者时,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救人方式,如果不会游泳,应在岸上找人或找工具进行救援。以下是解释:

A、下水后从正面接触溺水者:如果不具备救生技能或不会游泳,下水接触溺水者可能会导致两人都陷入危险,增加事故风险。

B、不论是否会水,都应义不容辞地下水救人:虽然救人的精神值得赞赏,但如果不具备救生技能或不会游泳,盲目下水救人可能会加剧事态并危及自身安全。

C、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救人方式,不会游泳要在岸上找人、找工具救援:这是正确的做法。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选择适当的救援方式。如果不会游泳,应该立即寻找岸边的人或使用合适的救生工具,如救生圈、浮板等,进行救援。同时,及时向专业救援机构报警求助。

D、立即远离水边:如果没有适当的救援条件或技能,立即远离水边,以确保自身安全,并寻求专业救援的帮助。

综上所述,救助溺水者时,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救人方式,如果不会游泳,应在岸上找人或找工具进行救援。

64、洪水来临时,在室外采取()措施是对的。

A、水性很好,游泳逃离。

B、水位很浅,步行向前。

C、待在原地,等待救援。

D、爬上高处,发出求救信号。

答案:D

解析:

当洪水来临时,在室外应该采取爬上高处,发出求救信号的措施。以下是解释:

A、水性很好,游泳逃离:在洪水来临时,水流湍急,水位上涨迅速,游泳逃离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强大的水流可能会冲走人并造成溺水事故。

B、水位很浅,步行向前:水位较浅的情况下,步行向前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无法预测洪水的发展和变化,很可能会遇到更深的水域,导致危险。

C、待在原地,等待救援:待在原地等待救援是有风险的,因为洪水可能会不断上涨,增加被困的危险。此外,等待救援的时间可能会很长,无法保证及时的救援。

D、爬上高处,发出求救信号:爬上高处是一个较为安全的选择。尽量选择高于洪水水位的地方,如屋顶、树上等。同时,通过发出求救信号,如大声呼喊、使用手电筒、摇动明显的物体等,增加被发现和救援的机会。

综上所述,当洪水来临时,在室外采取爬上高处,发出求救信号的措施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应对方式。

65、在教室外避震,应该()。

A、往家跑

B、在建筑物高度2倍距离外避震

C、向教学楼里跑,寻求老师的帮助

D、在教学楼附近避震

答案:B

解析:

在教室外避震时,应选择在建筑物高度的2倍距离外避震。以下是解释:

A、往家跑:在地震发生时,直接往家跑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地震时可能会有建筑物倒塌、玻璃破碎等危险情况。此外,教学楼外可能有电线、树木等潜在的风险因素。

B、在建筑物高度2倍距离外避震:这是比较安全的做法。根据避震原则,尽量避免靠近建筑物,以免受到倒塌建筑物的伤害。一般建议距离建筑物高度的2倍远,在开阔、没有潜在危险物体的区域停留,等待地震结束。

C、向教学楼里跑,寻求老师的帮助:这种选择可能存在风险,因为在地震发生时,教学楼内部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如玻璃破碎、物品掉落等。此外,在地震过程中,移动可能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D、在教学楼附近避震:在教学楼附近避震可能存在危险,因为地震时可能有建筑物倒塌、物品掉落等风险。选择在建筑物高度的2倍距离外避震可以减少这些潜在风险。

总结而言,在教室外避震时,较为安全的选择是在建筑物高度的2倍距离外避震,远离建筑物和潜在危险物体,保持平稳姿势,等待地震结束。

66、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1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有1000多次,一般情况下,几级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答案:B

解析:

一般情况下,几级以上的地震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根据题目描述,地球上每天发生1万多次地震,其中能造成破坏的有1000多次。具体来说,通常认为3级以上的地震才能被人们感觉到,因此选择B选项,3级作为有感地震的标准。

67、中小学生放学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每横列的同学()。

A、不得超过2名

B、允许3名以上

C、没有数量限制

D、1名同学

答案:A

中小学生放学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每横列的同学不得超过2名。以下是解释:

当中小学生放学后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为了确保交通秩序和行人安全,一般规定每横列的同学不得超过2名。这样可以确保队伍不会过长,便于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同时也便于老师和监护人对学生的管理和照顾。

以上相关的更多内容请点击河南省防灾减灾知识查看,该题目的答案为网上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