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由来的来由介绍?

1、天安门最初的名字叫承天门,有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意思,之所以被改为天安门是因为原来的承天门两次被大火焚毁,直到公元公元1451年重建并更名为天安之门,之后又将牌匾上的字体更换为楷书,同时改为天安门。

2、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最初的名字叫“承天门”,有“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寓意。但是承天门在公元1451年的异常大火中被烧毁,1465年又开始重建,但明末又被大火烧毁,直到公元1451年重建更名为“天安之门”。

3、根据我国史料记载,清代初期的天安门牌匾上刻有满、汉、蒙三种文字,并且按照蒙语直接翻译为“天安之门”。但是后来牌匾上只剩满汉两种文字,并且将上面的汉字改成了楷书重新书写了“天安门”三个字。

4、天安门名字的由来在民间还有一个说法,相传闯王李自成攻进京城后,在承天门用弓箭射向牌匾上的“天”字没有射中,其属下变安慰闯王说到“有天命者任自为”,闯王误解为是在说他没有天命,便要下令杀了下属,后来清朝统治者听了这个传闻,便将“承天”改为“天安”。

5.天安门,作为北京和中国的象征,为全国和世界人民所瞩目和向往,它的庄严肃穆的图形是我国国徽的主要组成部分。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匠师蒯祥。蒯祥出生于苏州吴县的鱼帆村,世袭工匠。明永乐十五年,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年仅21岁的蒯祥作为朱棣的扈从人员也来到北京。他根据皇帝旨意,经过4年努力,在1421年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这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所焚。8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圭请蒯祥出谋划策,建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明末,承天门又被焚毁。1651年,又重新修建,新建城楼高33.7米,广9间,进深5间,以示皇帝的尊严,并改称“天安门”。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以上相关的更多内容请点击天安门的由来查看,该题目的答案为网上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猜您喜欢